气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气球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中国全面丧失金融定价权

发布时间:2020-03-26 12:36:07 阅读: 来源:气球厂家

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被美国“三大”全面接管!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被美国“三大”全面接管,导致我国的金融定价权的严重丧失,信用级别被压低,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国际形象,增大海外融资成本。但现在要挽回“全面陷落”的局面,已经有些困难。目前的情况是:

我国五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远东、上海新世纪、大公国际。到目前为止,美国穆迪于2006年收购了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同年,香港新华财经公司(美国控制)收购了上海远东62%的股权;2007年,惠誉(美国控制)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目前,美国标准普尔与上海新世纪已进行技术合作。

有些事情,估计做得太差,连中央决策机构的一些人都看不下去了。于是跑出来直接对公众发表观点。但问题是,自己本来就是中央决策机构的人,如果自己认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无法被中央决策接受,那公众知道了真相除了着急上火,又有什么实际用场:国家还不一样在错误的道路上走。

重大的战略性的问题,不知道谁在负责;战略性的方向不知道如何把握。这是真正可怕的问题。“深化改革开放”说了快十年,但除了搞“引外资竞赛”,就不会别的路数。结果各地竞相放宽优惠条件,外资和“世界500强”又成了大爷,这使国家推进“两税合一”意在推动内资外资公平竞争的战略目标又基本成了一句空话。

还有,发展壮大中国本土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事情,2000年就已经提出来了,快有十年时间了。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暴露出了所谓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嘴脸,三大之一的“穆迪”某高管在内部会议上说:为了钱我们把灵魂卖给了魔鬼。

但始料不及的是,“三大”这十年间已从零起步,控制了中国评级市场业务的70%,本土五大评级机构纷纷被“三大控股”。还说金融危机是中国的转机呢,只怕危机没有结束,中国的金融定价权就全部落入已经在国际上名声恶臭的“三大”之手。

这里说的中央决策机构的人士之一,是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的局长级干部吴红女士,她可能对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即将全部被美国“三大”控制十分不满,于是出来说了一段话,新华社也给发了。吴红说:

信用评级行业具有特殊的国家战略地位,我们应该从战略思维的高度认识它。为了维护中国的金融主权、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技术信息安全,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以争取中国在国际评级领域的话语权地位,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发放通行证。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大诱因是信用评级机构故意帮助投资银行和券商提高此类投资产品的信用评级,而且未能在危机显现后及时降低此类投资产品的信用评级,不但导致消费者因为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风险而最终遭受严重损失,还对全球的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认识到信用评级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瑞典、俄罗斯等国内资本市场主要依靠本国评级机构。各国大力发展本土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以保护国家利益,对外国评级机构的入境大多持限制态度,即使允许外资进入,也是严格限制其控股比例。美国评级机构虽然涉足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评级市场并没有完全处于垄断地位。例如在日本和韩国,美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超过20%,日本企业评级必须有一家本土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美国标准普尔在印度的评级机构CRISIL仅有9.57%的股份。

德国《经济周刊》也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讽刺说: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对亚洲危机毫无预感,它们知道的并不比金融市场多,根本就不起作用,而现在却火上浇油。人们责备信用评级公司,认为它们要么没有提前预测危机,直到危机已经到来,才迟迟降低有关信用等级(如在1998年俄罗斯危机、2000年土耳其危机问题上);要么相反,过早地降低有关信用等级,加快了危机形势的到来(如在1999年巴西危机、2001年阿根廷危机问题上)。

目前世界信用评级业最具影响力的评级公司是美国的穆迪和标准普尔。长期以来,穆迪和标准普尔在市场份额、赢利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国际其他评级公司。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美国评级机构加快了向海外渗透和扩张的步伐,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

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首先,人们对信用评级业缺乏了解。在我国加入WTO的文件中,也没有涉及信用评级业。二是盲目迷信外国技术,认为美国评级机构比中国的好。在没有明确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实际上鼓励了外国机构迅速占领中国评级市场。三是信用评级机构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目前我国的评级行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政策法规和政府监管缺位,国家尚无明确政策法规限制外国机构进入中国评级市场,民族评级机构得不到支持。四是美国评级机构利用我国目前对信用评级业不完全了解和政府的监管缺位,持续进行政府高层公关,以此向公众传递中国政府支持其进入我国市场的信息。

实际上,信用评级掌握着发债企业的生杀大权和债券发行交易的定价权,是控制资本市场走向的制高点,与国家的金融主权息息相关。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一旦控制了我国评级业,就意味着掌握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权。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评级机构,这势必严重影响中国通过金融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综合分析并参考世界各国做法,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外资机构可以参与不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业务,但绝不能允许其主导我国评级市场。目前,美国评级机构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我国政府和各类企业(包括金融业、国防工业)的信用评级,必须完善信用评级的相关法律法规。

2.培育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确保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中央应将加快发展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国策、并纳入国民经济与金融发展计划,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使国家信用评级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3.外资机构持股中资信用评级机构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对不涉及国家金融、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可采取“双评级”。

羊癫疯发作次数多怎么办

青少年要怎样才能远离白癜风

癫痫患者如何改善记忆力

偏方能治好白癜风真的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