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气球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乡村振兴要花还是要果少花谷木

发布时间:2020-10-19 08:14:04 阅读: 来源:气球厂家

乡村振兴,要“花”,还是要“果”?

乡村振兴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各地针对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紧锣密鼓的推进中,这是乡村的福音。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伴随政策推进的各种乱象也混进改革的大潮中。

这其中,最大的乱象就是“乡村改造”,尤其是假借“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带动地方振兴”之名,大搞形象工程、粉饰乡村的形象屡有所见。乡村改造不是改造老房子、不是穿衣戴帽、不是给墙面刷白,更不是把农民赶走——住进整齐划一的新建安置村里。

提及“乡村改造”,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三化”——净化、美化、亮化,公允来说,这没有错。问题是,净化、美化、亮化最后变成了奢侈化、媚外化、摆设化。

比如净化问题,很多农村的确建立了公厕,但后续的管理却一堆问题。首先是谁来管理,其次是粪便如何处理,最后要不要建冲水式厕所以及如何搭建管网进行污水处理的系列问题。“厕所革命”本来是好的初衷,在很多地方,厕所却很讽刺的变成了全村最脏、最臭的地方。

比如亮化问题,据报道,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街道办事处小烟庄村一条仅100多米长、三四米宽的村道,竟安装了44杆路灯。据测算,村道的东侧共有23杆路灯,西侧有21杆,路灯间距最小仅2.2米。

比如美化问题,福建省住建厅曾经公布一批负面案例,展示美丽乡村建设中惨不忍睹的“形象工程”。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偏离整治重点;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尤其是过度硬化)。

乡村振兴包含两个核心要素: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

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意味着实现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方式转变为按照现代产业运营方式来生产,这很难。

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更难。当前,普遍的做法是以置换宅基地的利益为驱动,让农民异地安置、集体上楼,美其名曰城镇化。这种做法其实是暂时掩盖了农民生活方式落后的问题,而不是把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特征的生活方式。

在梳理乡村振兴路上的乱象时,我们发现:

1、用规划文本画饼充饥

几乎每一个立志脱贫的村都被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帽子压在头上,与此同时,一个村厚过一个村的规划文本摞在村委会的办公桌上。

随手翻看几页,几乎全是土地认领、土地共享、房屋共享、休闲旅游、养老养生、亲子游乐、采摘、露营、花海、轻食(农家饭已经OUT了)、民宿、民俗、商务拓展。

不管你的村是西北大漠、东北雪乡,还是沿海渔村、中原腹地、西南边陲,甚至是孤悬海外的海南诸村,也不管你是十几户的小自然村,还是几百户的大村寨,几乎都是同样的规划用语、用词。

本来活色生香的天南海北的各式村落,硬生生被砍头去尾规划成整齐划一的示范村、样板村,这些示范村、样板村的特点就是能够被看懂、容易出效果、曾被验证过(故而风险小),唯独没有了特色,不再像人能生活的村。

一本本农民看不懂、村干部不相信、领导自嗨、规划公司偷着乐的规划文本,继续在各地上演着。

2、用投机来迎合市场

我们说要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可是,当市场上消费者一味追逐卖相、尝鲜的时候,农民怎么办?他们只能铺上反光膜让苹果上色均匀;他们只能铺上地膜改善土壤温度、湿度,从而提高产量;他们只能增加大棚,生产反季节蔬果;他们只能一遍遍打药、施肥。。。。。。

那么,代价呢?

农村已经被“白色海洋”包围。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在短短30年时间里,地膜的使用量增加了200多倍!地膜铺下去后,产量的确提高了,但同时,地膜在使用后很难从土壤里剥离。它们长久待在土壤里,破坏土壤结构,生物失去了活动空间,线虫、蚯蚓挨个离开,土地最终板结化。

如果说农民“目光短浅”尚可理解,那么政府呢?为了迎合市场、出政绩,很多地方政府热衷于引进主题公园、汽车营地、花海项目,抛开中国主题公园缺乏文化IP、亏损面达70%以上不说,这些大投资、撑场面的项目,基本上带来的是社会资本对乡村资源的破坏和透支,而非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

道理很简单,这些项目没有从底层逻辑上重构乡村的生态,只是生硬的植入,自我嗨皮。

3、花是手段,而果才是目的

近几年,各地政府热衷搞“赏花经济”、“全域旅游”。

的确,城里人到乡村赏花,是一种“双赢”。对城市人来说,赏花游能够满足户外休闲、风俗旅游、放松娱乐等需求;对农村人来说,“赏花经济”能够增加收入,也能让他们意识到,农业除了生产农产品以外,还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同时,还能整体区域带动。

可是,油菜花、梨花、桃花开过之后呢?好像,大多地方,再也没有了下文。

开花是为了招蜂引蝶,招蜂引蝶的关键是授粉结果,同时让蜂蝶酿点蜜做打赏。不然呢?

同“赏花经济”有一拼的是“乡村创客基地”。

“返乡创客”是近年很火的一个概念,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很多地方为了招揽“返乡创客”来推动乡村的振兴,建设了“乡村创客基地”,应该说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只不过,很多地方的所谓“乡村创客基地”只是一个空壳,只有在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召集一帮“创客”来应付一下场面。

更好玩的是里面的“创客”,要么不把自己当“客”,反客为主;要么太把自己当“客”,蜻蜓点水。

对于“创客”来说,乡村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得到多种满足。同时,乡村还是一座宝库,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善待它、理解它,进而发现乡村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应该说,在乡村,“创客”们有着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对于政府来说,引进创客的主观目的是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客观上成就创客自己的人生价值。

“返乡创客”无论是反客为主,还是蜻蜓点水,都有悖我们良好的期望。以乡村为圆心,我们期望创客们能够带来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潜移默化的协同、协作来推动乡村的改变。

应该说,“乡村创客基地”也是“花”,这朵“花”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通道、手段,借着这个通道引进乡村人才,让创客实现自身价值、自我创业的同时,间接的达到帮助乡村、改善乡村的目的。

如果把手段当目的,其结果是可怕的。

河北治疗心血管专家

上海治抽动症医院

天津治疗男科的医院怎么样